- 新闻资讯
News
2025-04-18
名师风采|济宁名师——齐燕
齐燕,曲阜中医药学校高级讲师,198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2024年2月被济宁市教育局授予“济宁名师”称号。2024年4月被认定为济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自2012年踏上中职教育的讲台,齐燕先后承担着三年制中专、三二连读大专、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教学任务。13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深刻认识到中职学生的独特性,在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温暖和关怀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此外,为深化、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齐燕还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她先后荣获全国 “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学设计与展示二等奖。二、课题引领,研思共进除日常教学工作外,齐燕还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工作,她以课题为依托,提升理论素养;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职教特色和时代背景,开展课题研究。其中她主持山东省卫健委2024年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经过不懈努力,她先后荣获济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教学类一等奖、山东省特色学校建设优秀案例二等奖、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优秀成果推介会上作典型发言。三、学术带头,示范引领作为济宁名师,齐燕深知自己肩负着示范引领的责任。她时刻关注、了解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且高效的教学经验,在本区域内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为了推动中职教育的整体发展,齐燕还组建了教研团队,以“共同进步,携手成长”为宗旨,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她在教研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通过开展教学研讨、示范课观摩、师徒结对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此外,她还带领团队成员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开展信息化教学,荣获省赛二等奖、三等奖。2020年荣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特色示范课”荣誉称号。多名团队成员在各项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2025-04-08
曲阜中医药学校2025年度校园艺术节
2025-03-14
红心映青春 筑梦微山湖
2024-12-23
杏林颂歌
2024-09-27
名师风采|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济宁市杏坛名师——孔珊珊
孔珊珊,曲阜中医药学校高级讲师,女,汉族,山东曲阜人,现为济宁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2022年9月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2020年12月获评“济宁市杏坛名师”。一、教学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孔珊珊主要承担多学制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她紧扣大纲标准,深钻教材,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她紧跟岗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潜力,在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实抓培优补差,用心指导后进生并鼓励其树立信心。为深化、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孔珊珊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多元化专业培训以及多层次学术会议研讨,不断强化教学技能训练,不仅加快了知识体系更新步伐,而且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经过多年辛勤努力,孔珊珊还被评为济宁市第八批职业教育教学能手、济宁市技术能手,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现场救护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济宁市职业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二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组)“护理技能”竞赛项目一等奖、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二、科研工作孔珊珊始终将教育科研视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入职以来,她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参编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类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老年护理学》;她所参与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研究》、曲阜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与推进路径研究》,均已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材编写等工作,孔珊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广泛与同志们分享交流,使她能够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寻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而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支持。三、班主任工作与此同时,孔珊珊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共管理过10个班级,其中的2020级护理专业2班被评为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班集体、济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班集体。2021年,孔珊珊被评为“济宁市优秀班主任”。四、学生社团和技能大赛指导作为中医护理专业社团负责人,孔珊珊在校内多次组织中医护理专业知识讲座、技能辅导,指导学生制作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宣传册,并定期带学生参加校外义诊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方面,孔珊珊更是不遗余力。每次比赛,从选拔选手到制定计划,从带教训练到现场指导,她都全程参与、全力投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亲切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让同学们在此历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五、示范引领作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济宁市杏坛名师,孔珊珊深知自己肩负着示范引领的责任。一方面,她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等任务,多次举办专业讲座和培训,以教学成果展示、教学单元设计等形式,将宝贵经验分享给新入职教师,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她积极参与学校和区域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六、社会服务工作之余,孔珊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周、曲阜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为群众细致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为护理专家,她还为曲阜市、梁山县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养老护理员、老年人家庭护理员共2000余人开展培训工作。近年来,曲阜中医药学校成功申报8个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孔珊珊带领各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共组织培训、考核1900人次,过关率达100%,并多次前往兄弟院校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
2024-09-04
曲阜中医药学校2024级新生入学及军训动员精彩掠影
2024-07-26
优秀毕业生|从中专到博士——包晟川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包晟川,曲阜中医药学校优秀毕业生,男,1996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毕业于曲阜中医药学校2012级中医专业,2024年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包晟川选择了曲阜中医药学校进行中医专业的学习。刚入学,他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经历过几次挫折后,他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打破现状。于是,他开始主动改变自己,以完成常规学习任务为基础,利用课余时间四处走访、拜师学习,修习武术、强健体魄。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帮助下,包晟川参加了春季高考,顺利被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此后,包晟川没有停止升学深造的脚步,一路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成功实现了从“中专生”到“博士生”的逆袭,书写了华丽蜕变的励志故事。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回望过去,往事历历在目,从曲阜中医药学校出发,这段旅程有苦有乐,有成长有感恩,其所展现的不仅是包晟川对知识的无尽追求和努力拼搏,更是他自我挑战的不断见证。考研期间,包晟川每天保证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并坚持晨起锻炼以保持充沛的精力。特别是从英语基础薄弱到通过考研英语,虽充满艰辛,但这也成为包晟川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读研期间,通过跟诊临床、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编写教材,不仅让包晟川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锻炼了他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次,包晟川开展了几个月的实验因故中断只能重新开始,让他一度陷入沮丧与挫败感之中,导师发现后不仅对其在思想上细致开导、在学术上耐心指导,而且给予多次试错机会帮助他成长。正是这些经历,让包晟川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机遇。而后,他顺利发表多篇SCI核心期刊,今年成功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录取。包晟川说:“考上博士,我深感荣幸与激动。我的导师不以我的起点论高低,提供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并充分肯定了我过去的努力,这对我未来的学术生涯有着极大鼓舞。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从中专到博士,老师之恩铭记于心;树高千尺、不忘深根沃土,多年的求学、追梦之路离不开家人对我的鼎力支持。未来,我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之中。望他日羽翼丰盈、舒展抱负之时,不负旧日之承诺,不负今日之所学,不负长辈之冀望,满怀热爱与追求,全身心投入到中医药事业的不懈奋斗中。”
2024-07-05
名师风采|济宁市杏坛名师——高红霞
高红霞,曲阜中医药学校正高级讲师,女,汉族,山东曲阜人,硕士学位,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曲阜中医药学校教务处党支部书记、英语教研室主任。2015年9月被济宁市教育局授予“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称号。一、学高身正,追求卓越。从教30年来,高红霞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力求上好每一堂课。课前,她深研教材,认真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中,她注重教学相长,善于应用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创设智慧、情感和人文课堂,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在点滴之中影响、教育学生;课下,她牵头成立英语社团,通过组织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面发展。她所指导的3名学生,以优异的表现在济宁市职业院校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与此同时,高红霞还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共主编、副主编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部。因教学成绩显著,高红霞得到学校、家长与学生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曲阜市优秀教师”“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等称号,获评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二、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作为济宁市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教研中心主任兼职教研员以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高红霞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项教科研工作任务,先后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5项,发表论文6篇。2018年4月,她主持的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合作学习融于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经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成果引领了课堂教学价值方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充实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使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迈向新局面。2022年12月,她主持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省级专家委员会鉴定结题。该项目创新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技能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已在济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推广应用,形成了引领区域中职英语课改的示范影响。三、德育引领,率先垂范。高红霞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自2001年起,她先后担任6届8个班级的班主任,始终注重营造优良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组织开展所有活动均亲力亲为,做到“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她所管理的班级多次荣获“济宁市先进班集体”“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荣获“曲阜市优秀班主任”“济宁市优秀班主任”“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获评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
2024-07-03
优秀毕业生|山东基层名中医——邵卫东
择一业而终老,修仁术而不怠邵卫东,曲阜中医药学校优秀毕业生,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大学学历,汶上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曲阜中医药学校1995级针灸推拿专业,现任汶上县康驿卫生院中医科主任。2023年2月,被山东省卫健委、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为“山东基层名中医”称号。一、学无止境,精益求精。1998年7月从曲阜中医药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以后,邵卫东先后前往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并考取了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科学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学历。回顾求学之路,虽有辛苦、有否定、有挣扎,但每次打破原有束缚,重建新的知识框架,使诊疗水平实现突破、提升,如同破茧成蝶一般,邵卫东迎来的是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以及成功之后的喜悦、自豪和幸福,感觉自己的生命已融入中医之中,中医之仁术,对医者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当他在临床实践中感觉理论欠缺、较难进行深层次研究时,便毅然报考大学,在全新的一片天地中,脚踏实地,从头学习基础知识,勤练基本功,为临床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开展,当他面对疑难病症束手无策、发现自己的诸多不足时,便连续前往高级别医院进修学习。白天跟诊临床、问诊抄方,晚上学习经典、探寻思路,周末旁听培训课程,一有机会便寻访名医、亲身感受高手是如何看病的。正是从那时起,他每天坚持诵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经典,从书中感受名医组方思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渐渐地,以往困扰邵卫东的许多问题,在剥茧抽丝中均找到了答案。他工作起来思路清晰,临床处方收放自如,特别对于不典型病症或疑难病例能观察入微,应用中医、西医两种诊疗思路互参,扬长避短。不仅如此,他还注重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理论体系。至今,邵卫东已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编《临床中医诊治精要》1部,获得发明专利《一种中医临床用针灸装置》1项。2022年8月,邵卫东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顾植山为师,学习五运六气临床思维。二、医者仁心,护佑健康。自1999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邵卫东一直在基层卫生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他一直恪守“救死扶伤、助健康之完美”“全心全意为基层卫生事业服务”的人生格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为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开方用药求精、药味求少,擅长运用经方、运气方、开阖枢六气针法、黄帝内针,治疗外感病、冠心病、眩晕、糖尿病、痤疮、失眠、皮肤病等,临床疗效十分可靠。目前,他平均每天接待门诊患者30余人次,任现职以来参加各类临床会诊近600人次。三、家医进千户,公卫惠万家。自2012年12月至今,邵卫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共为汶上县康驿镇寨子村、赵营村926户3124村民完成健康建档,定期举行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80余场次,受益群众2886人,努力提高村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各类疾病的自我监控技巧,让慢性病患者深入了解合理饮食、运动治疗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效避免了各种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健康,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此外,他还在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进一步健全科室质控管理,规范科室中医处方,全面开展优质中医药服务,共建立档案38件,审核处方3536张,举办中医药讲座26场次,主持乡村医生培训学习65场次,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
2024-06-24
名师风采|齐鲁名师——严秀芹
严秀芹,曲阜中医药学校正高级讲师,女,汉族,1971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执业药师。2022年7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齐鲁名师”称号。严秀芹现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护理学会第四届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职业教育医药卫生教研中心成员、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第七届和第九届职业教育教学能手。一、甘当先锋,勇于探索。在教学中,严秀芹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探究适合中职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构建了“双线、三阶段、3+3环节”交互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探索了“大小双环闭合双循环”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带领教学团队编写了“微课制作指导丛书”5册、“行动导向教学操作手册”7册、“优秀教学案例集”2册。她先后获得山东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赛事荣誉。多年来,严秀芹秉持“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原则,注重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将其转化为课题研究,现已完成相关课题研究项目8项,其中主持4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获得曲阜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她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参编教材13部,其中主编7部;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的在线精品课程《药物应用护理》,目前参学人数达2300余人,浏览量达230余万人次。二、率先垂范,示范引领。面对所负责的教学改革项目,严秀芹总是率先参与实践。第一个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用于本校教学的是她,第一个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实践的是她,第一个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是她,第一个在教学平台建课、上课的是她。她说只有自己充分尝试了,才有资格指导和引导其他老师开展相关工作。面对年轻教师,严秀芹用“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言传身教,引领他们成长。每年的教师业务比赛季,她都会倾力相助。面对每一堂课,严秀芹认真备课、用心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接打电话,要求学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未来,严秀芹将继续勇当先锋,做职业教育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