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News

2025-10-17
首届“3+4”学子魏升翔的十年逆袭之路
魏升翔,曲阜中医药学校首届“3+4”贯通培养班学生,2025年考取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起点:青涩懵懂,寻找方向2015年,魏升翔作为曲阜中医药学校首届中药学“3+4”贯通培养班的学生踏入校园。面对从中职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新培养模式,他曾感到迷茫,也曾因复杂的专业课而困顿。但他没有退缩,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互帮互助下,他逐渐明白:唯有踏实努力,才能突破自我。三年间,他系统学习中药学基础与文化课程,2018年以专业第七的优异成绩通过转段考核,升入济宁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迈出了人生关键一步。跨越:从理论到实践,夯实科研基石在济宁医学院,魏升翔迎来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从书本到实验室,他推开了一扇崭新的“中药大门”。为了弥补英语短板,他坚持每日背诵20个单词;为了提升科研能力,他主动加入实验室,从零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技术。这段经历不仅强化了他的专业能力,更坚定了他继续深造的决心。突破:硕士攻坚,耐住寂寞的科研坚守凭着不懈努力,2022年魏升翔考入安徽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展霍山石斛活性成分的研究。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化合物分离纯化反复失败而调整方案数十次。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最终建立起稳定的提取分离检测工艺,并发表SCI论文两篇、中文CSCD期刊一篇。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坚守。”飞跃:博士启航,以现代科技解读本草智慧2025年,魏升翔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中药学学术博士研究生。如今,他聚焦于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探索珍稀药材的替代生产路径。他坦言,从曲阜中医药学校的实训教室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母校赋予他的实践能力始终是科研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感恩:铭记校训,践行“厚德怀仁、为学济世”回首十年求学路,魏升翔始终铭记曲阜中医药学校“厚德怀仁、为学济世”的校训精神。他感恩母校教师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启蒙,也铭记硕士导师“数据差0.1%都是本质差异”的严谨训诫。未来,他将以“精微求真”的态度深耕中药标准化研究,践行“用现代科技解读本草智慧”的理想,为中医药守正创新贡献青年力量。魏升翔的逆袭,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印证了曲阜中医药学校“3+4”贯通培养模式的成功 —— 从首届班的探索性培养,到为中医药领域输送博士层次人才,学校以“儒医结合、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为学子搭建了从“中专”到“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阶梯,也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了生动范本。
2025-09-28
仁术育英,爱与技能点亮未来
在曲阜中医药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的课堂是知识与温度的融合,她的班级是梦想与成长的沃土。从教十余载,她以匠心坚守护理教育一线,用仁爱点亮无数南丁格尔的初心。她,就是荣获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济宁市杏坛名师、济宁市教育工作表现突出教师、济宁市优秀班主任、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技术能手、曲阜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的孔姗姗老师。深耕教学,她是学生专业成长的“引路人”在孔姗姗老师的专业课堂上,理论知识从不枯燥。她善于创设真实临床情境——一次突发心肺复苏的模拟、一场老年患者的沟通演练,都能成为学生沉浸式学习的契机。她坚持“深挖思政元素”,将敬业、仁爱、责任融入教学点滴,让学生明白白衣天使肩负的使命。 对待学生,她始终心怀“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曾有一名后进生因操作失误而信心受挫,孔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一遍遍陪她练习静脉注射,从手法到心态细致指导。“老师相信你可以”,这句简单的鼓励,最终让这名学生重拾信心,成绩稳步提升,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临床护士。以爱育班,她是学生品德塑造的“守护者”自2009年担任班主任以来,孔珊珊老师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班级管理首位。她所带的2020级护理2班,不仅成绩优异,更被评为“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优秀班集体”。成就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用心:她坚持用“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波动和成长困惑。学生深夜生病,她第一时间赶到宿舍陪同就医;学生面临职业选择迷茫,她耐心分析行业前景与发展路径。她常说:“技能决定学生走多快,但品德决定他们走多远。”锐意创新,她是专业建设的“开拓者”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中医护理专业《简介》项目组长,孔珊珊老师负责整体编写工作。《简介》现已在教育部网站发布,应用于全国中职学校中医护理专业建设。此外,她还参与了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制工作,负责《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的编写。赛教融合,她是技能赛场的“金牌教练”指导技能大赛,是她践行“以赛促教”理念的重要舞台。从选拔苗子到定制训练计划,从操作细节到心理疏导,她全程精益求精。训练场上,她是最严格的教练,不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指导学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国第二届现场救护技能大赛中获团体第一名优秀指导老师奖。服务社会,她是职业精神的“传播者”孔珊珊老师还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她多次为曲阜、梁山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开展护理培训,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及家庭护理员超2000人。她用专业赋能基层医疗,用技能温暖夕阳人生,真正践行了“教育服务社会”的崇高理念。孔珊珊老师用她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格的塑造者、行业的推动者和社会的服务者。她以专业彰显教育的深度,以仁爱传递教育的温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教育人生。
2025-06-24
AI数字人中专报考指南及招生问题解答
2025-06-17
2025年技能大赛
2025-05-27
曲阜中医药学校2025年春季运动会
2025-05-18
优秀毕业生——王裕涵
王裕涵,曲阜市中医医院实习护士,我校2017级毕业生,在我校中专毕业后,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护理学院继续求学。2024年4月2日,王裕涵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曲阜市第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份特殊的"生命礼物"即将跨越千里,为一位陌生人重启生命之光。自2021年起,王裕涵便开启了自己的公益征程。加入曲阜市志愿者协会、曲阜市义警协会、曲阜斑马救援队。多次参与帮助困难儿童、交通护学等活动,多次参与道路救援、找寻走失人员和走失人员的搜救、救助、水上救援等活动,多次参与曲阜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2023年5月8日,她采集8-10毫升的血样,顺利进入中华骨髓库。正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捐献志愿者。2024年1月29日,王裕涵生日当天,一通来自曲阜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让这个22岁生日有了特殊意义——她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如果能够配型成功,那挽救的不只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家庭,我义不容辞!”她毫不犹豫决定伸出援手,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在经历高分辨、体检等层层筛选后,最终确定4月正式捐献。为确保捐献顺利,王裕涵调整作息、加强锻炼,将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全力奔赴这一场与远方陌生人的“生命之约”。采集前连续5天注射两针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动员剂带来的肌肉酸痛与乏力等反应,她却始终微笑以对:"想想患者还在忍受病痛的煎熬,我还这么年轻,这点不舒服不算什么。"捐献结束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特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受捐者家属也寄来了亲笔信,表达了对王裕涵的深深感激和敬意。面对赞誉,她谦逊如常:"自己只是数万献出‘生命礼物’的普通人之一,今后我会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从曲阜中医药学校到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六载护理求学历程铸就仁心仁术。从急救先锋到生命使者,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异彩。王裕涵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025-04-18
名师风采|济宁名师——齐燕
齐燕,曲阜中医药学校高级讲师,198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2024年2月被济宁市教育局授予“济宁名师”称号。2024年4月被认定为济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自2012年踏上中职教育的讲台,齐燕先后承担着三年制中专、三二连读大专、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教学任务。13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深刻认识到中职学生的独特性,在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温暖和关怀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此外,为深化、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齐燕还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她先后荣获全国 “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学设计与展示二等奖。二、课题引领,研思共进除日常教学工作外,齐燕还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工作,她以课题为依托,提升理论素养;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职教特色和时代背景,开展课题研究。其中她主持山东省卫健委2024年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经过不懈努力,她先后荣获济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教学类一等奖、山东省特色学校建设优秀案例二等奖、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优秀成果推介会上作典型发言。三、学术带头,示范引领作为济宁名师,齐燕深知自己肩负着示范引领的责任。她时刻关注、了解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且高效的教学经验,在本区域内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为了推动中职教育的整体发展,齐燕还组建了教研团队,以“共同进步,携手成长”为宗旨,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她在教研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通过开展教学研讨、示范课观摩、师徒结对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此外,她还带领团队成员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开展信息化教学,荣获省赛二等奖、三等奖。2020年荣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特色示范课”荣誉称号。多名团队成员在各项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2025-04-08
曲阜中医药学校2025年度校园艺术节
2025-03-14
红心映青春 筑梦微山湖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