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3+4”学子魏升翔的十年逆袭之路
发布人: 所属部门: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次数:13
魏升翔,曲阜中医药学校首届“3+4”贯通培养班学生,2025年考取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起点:青涩懵懂,寻找方向
2015年,魏升翔作为曲阜中医药学校首届中药学“3+4”贯通培养班的学生踏入校园。面对从中职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新培养模式,他曾感到迷茫,也曾因复杂的专业课而困顿。但他没有退缩,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互帮互助下,他逐渐明白:唯有踏实努力,才能突破自我。三年间,他系统学习中药学基础与文化课程,2018年以专业第七的优异成绩通过转段考核,升入济宁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迈出了人生关键一步。
跨越:从理论到实践,夯实科研基石
在济宁医学院,魏升翔迎来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从书本到实验室,他推开了一扇崭新的“中药大门”。为了弥补英语短板,他坚持每日背诵20个单词;为了提升科研能力,他主动加入实验室,从零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技术。这段经历不仅强化了他的专业能力,更坚定了他继续深造的决心。
突破:硕士攻坚,耐住寂寞的科研坚守
凭着不懈努力,2022年魏升翔考入安徽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展霍山石斛活性成分的研究。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化合物分离纯化反复失败而调整方案数十次。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最终建立起稳定的提取分离检测工艺,并发表SCI论文两篇、中文CSCD期刊一篇。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坚守。”
飞跃:博士启航,以现代科技解读本草智慧
2025年,魏升翔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中药学学术博士研究生。如今,他聚焦于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探索珍稀药材的替代生产路径。他坦言,从曲阜中医药学校的实训教室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母校赋予他的实践能力始终是科研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感恩:铭记校训,践行“厚德怀仁、为学济世”
回首十年求学路,魏升翔始终铭记曲阜中医药学校“厚德怀仁、为学济世”的校训精神。他感恩母校教师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启蒙,也铭记硕士导师“数据差0.1%都是本质差异”的严谨训诫。未来,他将以“精微求真”的态度深耕中药标准化研究,践行“用现代科技解读本草智慧”的理想,为中医药守正创新贡献青年力量。
魏升翔的逆袭,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更印证了曲阜中医药学校“3+4”贯通培养模式的成功 —— 从首届班的探索性培养,到为中医药领域输送博士层次人才,学校以“儒医结合、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为学子搭建了从“中专”到“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阶梯,也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了生动范本。